1、BIPV行業空間測算:政策持續加碼光伏建築,預計2025年市場規模超1000 億元
1.1、政策持續加碼光伏建築,推動 BIPV 市場擴容
政策持續加碼推進光伏建築,目标逐漸清晰。從 2014 年起,國務院和金屬結構 協會先後提出發展光電建築,2016 年國家能源局和發改委跟進提出光伏建築建 設具體指标,2020 年《建築光伏組件》和《戶用光伏發電系統》發布奠定了 BIPV 行業發展基本規範。2021 年随着各地開始落地推進光伏建築,國家能源局 進一步明确“5432”光伏建築整縣推進方案。2022年 3月,住建部《“十四五”建築 節能與綠色建築發展規劃》落地,“綠色建築”上升至法律高度,新增建築太陽 能光伏裝機容量 50GW 成為明确指标,預計将有效推動 BIPV 市場擴容。
1)2021 年 6 月,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報送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 發試點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試點區域内的具體目标:黨政機關建築屋頂總 面積可安裝光伏發電比例不低于 50%;學校、醫院、村委會等公共建築屋頂總面 積可安裝光伏發電比例不低于 40%;工商業廠房屋頂總面積可安裝光伏發電比例 不低于 30%;農村居民屋頂總面積可安裝光伏發電比例不低于 20%。
2)2022 年 3 月,住建部印發《“十四五”建築節能與綠色建築發展規劃》。此次規劃要求完善建築碳排放核算标準,将《綠色建築評價标準》基本級要求納 入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全文強制性工程建設規範。一是建築納入碳排放管理的時 代即将到來,建築是碳排放大戶,占全社會碳排放比例約 51%,建築節能減排勢 在必行;二是《綠色建築評價标準》将作為強制性條文執行,上升到法律高度, 降碳排是未來建築方案設計中不得不考慮的事情。
文件明确了降低建築碳排放的途徑,一是既有建築進行節能改造,二是對新建建 築提出要求,三是總體的指标要求。從對既有建築改造角度來看,文件直接給出 了面積要求,2025 年達到 3.5 億平米;而對新建建築,則從建造和使用兩個角度 提出要求,從建造角度來看,要求裝配式建築比例達到 30%,從使用角度來看, 提出新增建築太陽能光伏裝機容量 50GW,地熱能建築面積 1 億平米,超低能耗、 近零能耗建築 0.5 億平米;同時要求總體來看,2025 年城鎮建築可再生能源替代 率 8%,能耗中電力消費比例 55%。
地方支持政策加速落地,多省市給出“十四五”光伏建築裝機目标。江蘇省《關 于推進碳達峰目标下綠色城鄉建設的指導意見》中明确提出“到 2025 年,全省新 增太陽能光電建築一體化應用裝機通量達 500MW,新增太陽能光熱建築應用面 積 5000 萬平方米”。廣東省《綠色建築創建行動實施方案(2021-2023)》指出 “到 2023 年将新增太陽能光電建築應用裝機容量 500MW”。湖北省則給出“十四五”期間太陽能光伏建築應用累計達到 300MW。江西省《“十四五”住房城鄉建設 發展規劃的通知》指出“新增太陽能光電建築一體化應用裝機容量達 100MW, 新增太陽能光熱建築應用面積 1000 萬平方米”。
除裝機目标外,多省市還針對 BIPV 項目給出了相應補貼政策。上海住建委對符 合可再生能源與建築一體化示範的項目,采用太陽能光熱的,每平方米受益面積 補貼為 45 元;北京市對學校、社會福利場所以及全部實現光伏建築一體化應用 項目等補貼标準為每千瓦時 0.4元(含稅)。西安市對光伏建築一體化項目,完成 并網并驗收通過後,按裝機容量給予建設單位 0.3 元/瓦的工程補助,單個項目 (非單體建築)最高不超過 100 萬元。
我們認為地方政府 BIPV 政策有望進入密集落地期,可類比 2017 年至 2019 年的 裝配式建築。2017 年 3 月,住建部頒布《“十三五”裝配式建築行動方案》及配套 管理辦法,明确了到 2020 年,全國裝配式建築占新建建築的比例達到 15%以上, 其中重點推進地區達到20%以上。2017年以來,省級以上裝配式建築政策文件頻 出,2017-2019 年每年頒布的政策文件數量分别為 157 份、235 份、261 份。類比 裝配式建築,随着 2022 年 3 月住建部印發《“十四五”建築節能與綠色建築發展 規劃》,我們認為地方政府落地 BIPV 的相關政策将進入密集發布期,政策面将 持續加碼推動行業發展。
1.2、BIPV 當前應用場景以工業廠房為主
從上市公司公告訂單來看,建築光伏一體化項目陸續落地,以工業廠房項目占 據主流。2021 年至今,根據森特股份、中信博、隆基股份等主要 BIPV 企業陸續 披露的訂單情況來看,共計有 12 個 BIPV 項目中,其中 10 個為工業廠房訂單,2 個為公共建築訂單。公告項目中,訂單金額最大的是森特股份中标的“山東重工 集團權屬公司屋面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中标金額為 8 億元。
我們認為當前工業廠房作為 BIPV 的主要應用場景為行業普遍現象,主要基于以 下 3 點原因:1)工業廠房是當前 BIPV 應用的優質載體。當前 BIPV 主流解決方案以晶矽類産 品為主,主要應用于屋頂。工業廠房屋頂不同于居民建築和公共建築,屋頂無設 備、水箱、電梯井等,可供 BIPV 使用的屋頂面積比例高。2)工業發電收益高。假設 1 萬平米的工業廠房采用 BIPV 屋頂,裝機容量按 1.2MW,單瓦投資按 4 元/W,總投資 480 萬元。資源一般的地區每年發電量約 144 萬 KW·h,若全部由企業自用,按白天平均電價 0.8 元/KW·h 測算,可節約電 費 115 萬元,不到 5 年即可回本。3)使用壽命更長。傳統鋼結構屋面使用年限僅為 10~15 年,屆時需要大修或更 換屋面材料,而部分 BIPV 産品采用特制彩鋼瓦,使用壽命達 25 年。
當前 BIPV 在居民建築、公共建築中應用相對受限,我們認為主要系以下原因:1)當前BIPV投資方以第三方投資商為投資主體的居多,項目收益率為優先考慮 指标,而居民用電價格相對便宜,計算的投資回報率相對較低。2)當前BIPV産品以晶矽類為主,而居民建築、公共建築更适合采用薄膜類解決 方案,當前薄膜類産品由于發電穩定性相對差、成本造價相對高等因素,仍未達 到大規模應用的成熟條件。3)政策不斷加碼下,以建築投資方視角看,BIPV 投資占總體建築投資的比例不 高,在居民建築、公共建築的新建建築市場,BIPV 有望在未來逐步發力。
1.3、BIPV 市場有望快速放量:2025 年 BIPV 市場規模有望達 1000 億 元
測算 BIPV2025 年市場容量有望達到 1000 億元以上。當前 BIPV 目标市場包括存 量建築改造和新建建築市場,當前仍以存量改造項目為主,預計新建建築市場會 逐步放量。
1)存量建築市場規模充足,測算總量約1.3萬億。從建築存量市場來看,根據中 國建研院《BIPV 光電建築市場發展情況介紹》,2020 年我國既有建築面積約為 600 億平米,其中可安裝太陽能光伏電池的面積占比約為 1/6。我們估算,截至 2021 年末,國内既有建築面積增長至約 650 億平米。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在國 内每年房屋竣工面積中,住宅竣工面積與非住宅竣工面積的比例約為 7:3,由 此推算,截至 2021 年底,國内非住宅建築存量建築面積約為 195 億平米,我們 假設其中屋頂等适用 BIPV 的建築面積約為 1/6,即 32.5 億平米,按照每平米安 裝 100W、造價 4 元/W 測算,國内存量建築 BIPV 市場規模約為 1.3 萬億元。
2)增量市場 BIPV 滲透率有望快速提升。2021 年全國建築業企業房屋竣工面積為 40.83 億平米,同比增長約 6.11%。從竣工面積構成情況來看,住宅竣工面積 占比最大,占比為 66.26%;非住宅面積占比為 33.75%,其中包括廠房及建築物, 竣工面積占比為 13.81%,商業及服務用房,竣工面積占 6.19%,及其他各類房屋, 竣工面積占比均在 6%以下。目前來看,BIPV 由于應用成本考慮,在新建建築市 場應用較少,但随着産業逐步走向成熟規範,我們認為未來 BIPV 在新增市場的 應用規模将進一步增加。
關鍵假設: 1)盡管 2021 年竣工建築面積同比增長 6.11%,我們認為主要由于地産加速周轉 導緻,長期來看,竣工仍有下行趨勢,因此假設 22、23 年竣工面積同比分别下 降 5%、2%,24-25 年增速為 0,總體規模不變;2)我們認為 2025 年住宅房屋、廠房用地、商業用地中 BIPV 滲透率分别為 3%、 30%、30%,其餘類型用地,如科研、教育和醫療用房屋,辦公用房屋等建築 BIPV 滲透率為 15%,總體竣工面積的滲透率為 2.80%。BIPV 滲透率自 2022 年起 有望快速提升,我們假設 22-24 年滲透率分别為 0.50%、1.20%、2.20%;3)假設國内住宅房屋和商業建築平均層高為 10 層、廠房用地平均層高為 2 層, 其他類型用地平均層高則為 6 層;4)假設每平米安裝規模在 100W/平米;5)假設 BIPV 單位造價約為 4 元/W。
2、BIPV 主要産品與競争壁壘:晶矽類産品為當前主流,組件環節和渠道構築關鍵壁壘
2.1、BIPV 産業鍊:光伏龍頭逐步向中遊滲透,建築企業主要承擔 BIPV 系統集成商角色
BIPV 産業鍊參與方包括上遊光伏電池及組件生産企業、中遊 BIPV 系統集成商、 下遊光伏投資商。1)上遊以光伏電池及組件生産企業為主,少數龍頭企業擁有定價權,光伏龍頭 企業憑借組件生産技術優勢向中遊 BIPV 集成環節滲透;2)中遊除傳統光伏企業外,部分建築建材企業參與其中,如森特股份、精工鋼 構、東南網架、南玻 A 等;3)下遊光伏投資商,目前主要為第三方投資商,包括中國華能集團公司、中國 大唐集團公司、中國華電集團公司、中國國電集團公司、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 等。
2.2、BIPV 主要競争産品:晶矽類産品為當前主流
BIPV 主要技術路徑可以按照形态劃分,當前主要分為塊狀光伏電池(也稱為晶 矽光伏電池)及薄膜光伏電池類。晶矽組件主要分為多晶矽和單晶矽,晶矽類 BIPV 組件主要是使用封裝材料(如 EVA 膠膜)将多晶矽電池片或單晶矽電池片 封裝在兩層或多層鋼化玻璃中間,可以通過調整電池片的數量、排布、間距或采 用穿孔矽電池片以達到特定的透光率。晶矽類 BIPV 組件單位裝機量較高,單位 功率可以達到 160瓦/平米~220 瓦/平米,轉化效率可以達到 16%~22%,同樣裝機 面積下發電效率優于薄膜組件。然而,由于晶矽自身的技術原因,傳統的晶矽組 件色澤一緻性相對較差,組件之間會有明顯的色差,電池片之間會有明顯的點路 線,達不到較高的建築美觀要求。
相較于晶矽太陽能電池,薄膜電池則更适用于對美觀度要求較高的建築上使用。目前主流薄膜光伏電池包括銅铟镓硒(CIGS)和碲化镉(CdTe)等。銅铟镓硒 薄膜光伏組件以銅铟镓硒半導體薄膜作為吸收層,由前蓋闆超白玻璃層、封裝膠 層、薄膜電池各功能層、襯底鈉鈣玻璃層及接線盒組成。與晶矽太陽能電池相比, 銅铟镓硒薄膜太陽能電池具有全生命周期發電量更多、弱光性好、衰減率低、安 全性好、能源回收期短的特點。然而從發電效率來看,CIGS 組件平均效率略低 于晶矽組件,約為 15%~16%。而碲化镉是一種以 P型碲化鎳和 N型硫化镉(CdS) 的異質結為基礎的太陽能電池,産線組件平均效率為 17%~18%,但具有弱光效 應好、穩定性高、熱斑效應小等特點,且組件色彩均勻,整體感強,适用于外觀 要求高的建築。除以碲化镉、銅铟镓硒為主的薄膜電池外,目前三代新型高效電 池仍在研發當中,其中的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有機太陽能電池有理論上制程簡 單、成本低廉的優點,但電池耐久性、可靠性、衰減等問題及效率低下的障礙導 緻它們在産業化過程中目前仍無法與晶矽和薄膜電池競争。
薄膜類光伏組件中遠期發力可期,當前 BIPV 仍以晶矽類電池組件為主。從 BIPV 中長期賽道來看,光伏組件建材化是建築光伏應用的發展方向,而薄膜類 光伏組件或為未來 BIPV 重要解決方案。近年來,BIPV技術的發展主要經曆了三 大階段,第一代的 BIPV 技術主要是光伏列陣,依靠額外的支撐和固定裝置安裝 在建築物表面,不需要占用額外土地,但是與建築本體集成度較低,此為目前的 主流模式,以晶矽類電池為主;第二代則是光伏組件與牆、瓦等表面材料何為一 體,既作為建築建材而存在,同時作為光電轉換單元發電,薄膜類産品則可以達 到此要求;第三代 BIPV 技術則是智能電網技術的主要組成部分,将光伏電池、 建築材料和電能變換裝置等配套系統進行有機結合。
近年國内 BIPV 項目仍主要以工商業項目為主,且基本采用的都是晶矽技術的光 伏組件。這主要由于目前大部分的 BIPV 工商業項目主要由第三方投資方進行投 資,而在投資方追求項目收益率的基礎上,晶矽類組件的成本優勢和穩定轉化效 率則尤為重要。相較之下,當下薄膜組件企業産業産量仍較小,尚未形成規模效 應因此導緻價格相對較高。此外,目前薄膜類産品量産組件光電轉化效率相較晶 矽類組件低,目前碲化镉和銅铟镓硒薄膜組件量産的效率基本在 15%以上,而晶 矽類組件效率則能穩定在 16%以上。因此,兩方面因素結合導緻在目前 BIPV 主 戰場以工商業項目為主的背景下,晶矽類産品仍占主導地位,薄膜類産品占比 較小。
國内 BIPV 主流競品仍以晶矽類解決方案為主,産品加速發展,有效解決行業痛 點。我國 BIPV 起步較晚,以往市場上 BIPV 産品種類雖然豐富,但存在一些普 遍的痛點:(1)BIPV 沒有有效的技術支撐,無法提供高效穩定的産品;(2)防 火性能差,産品不具備防火功能;(3)防水性能差,漏水風險高;(4)維護難度 大,産品強度低;(5)産品散熱差,易造成建築内溫度升高;(6)品牌可靠度弱, 市場競争魚龍混雜,部分小廠商産品質量堪憂,發電功率、使用壽命乃至基本的 安全性都得不到保障。近年來,随着政策加碼和成本下行,光伏行業加速發展, 部分光伏組件企業逐步加大對 BIPV 産品的研發投入,隆基股份、天合光能、中 信博等光伏企業先後推出了優秀的 BIPV 産品,有效解決行業痛點,而這三家 BIPV 主流企業的解決方案均以晶矽類組件為基礎。
1)“隆頂”裝配式 BIPV:隆基股份 2020 年連續推出“隆錦”、“隆行車 E 站”、“隆 易”等多款針對特定應用場景的“智能光伏+”産品,并于 2020 年 1 月獲頒 T V 萊 茵首張構件式 BIPV 産品認證證書,2020 年 7 月正式下線首款裝配式 BIPV 産品 “隆頂(LONGi Roof)”,正式進軍光伏建築一體化市場。“隆頂”裝配式 BIPV 具 有安全可靠、發電穩定等多個優勢,産品主要面向工商業屋頂,基于隆基全球領 先的單晶高效光伏技術,深度結合具備多項專利的屋頂建材技術,在全面提升 BIPV 産品保溫散熱、防風防水、防火防雷抗沖擊、輕量化等性能及使用壽命的 同時,實現高效發電功能與可靠建材功能的一體化完美結合。針對既有 BIPV 産 品痛點針對性開發,具備 9 大優勢,在最受關注的建材安全可靠性、光伏發電穩 定性方面均達到業界頂尖水準。公司組件設計滿足防火、散熱、抗台風等要求, 具有防水、防火、抗風揭、抗沖擊、防積灰、自然散熱、使用壽命長、裝機容量 大等優勢,并運用 IM 一體化施工保障精細化管理維護,解決了傳統 BIPV 屋面 容易出現的漏水和滲水問題。
2)“天合藍天·天能瓦”:天合光能子公司天合智慧分布式能源于 2021 年 6 月 3 日 發布第三代 BIPV 産品:“天合藍天·天能瓦”。“天能瓦”具有多、快、好、省、美 五大優點:(1)多:由于組件鋪設更緊密,同等屋頂面積下“天能瓦”裝機規模增 加 10%-30%,實現最佳匹配度、最高裝機量。(2)快:“天能瓦”專利滑槽邊框, 施工便利快捷;自動化清潔無障礙,使運維省時高效;結構簡化,檢修迅速方便。(3)好:“天能瓦”采用榫卯結構和無導軌設計,具有耐腐蝕、高強度等優良特 性,可放心使用三十年以上。闆材間無縫銜接,從源頭解決漏水困擾。(4)省:“天能瓦”獨特的無導軌安裝方式,顯著減少施工環節,節省支架和人力成本,整 體成本節省約 5%。(5)美:“天能瓦”一體成型屋頂,匹配建築美學,真正做到 設計、施工、服務一體化。
3)“中信博 BIPV 智頂”:中信博 2020年 8 月 8日正式發布“中信博 BIPV·智頂 II” 解決方案。“中信博 BIPV·智頂 II”解決方案使用光伏組件直接鋪設替代傳統彩鋼 瓦屋頂,相較于彩鋼闆屋頂上鋪設組件的 BAPV 分布式電站,整個光伏陣列擁有 更大的功率、發電量更高、整體成本更低。“中信博 BIPV·智頂 II”不僅能滿足常 規建築物防滲漏、抗沉降、防伸縮等各項設計要求,獨特的水密性氣密性技術、 專利防滲導水系統、專利壓塊技術等黑科技,更使其還具備風雪荷載高、采光通 風好、保溫隔熱優、防振防水強、後期運維易等優點。中信博同時推出“雙頂”方 案,針對既有廠房彩鋼瓦尚未腐蝕的屋頂,可直接在原彩鋼瓦上加高建設,免除 彩鋼瓦拆卸,不影響正常生産經營,同時延長屋頂使用壽命。
2.3、BIPV 主要競争壁壘:短期看渠道、産能,中長期看成本、技術
我們認為,BIPV 即将進入快速放量時期。短期來看,更為關鍵的是 BIPV 産品 如何抓住機遇實現快速放量,搶占市場份額,我們認為産能和渠道是實現短期 快速放量的重要壁壘。
國内光伏産業規模日益壯大,BIPV 需求爆發下,充足産能供給和通暢的銷售渠 道成為産品迅速搶占市場份額的重要保證。到 2020 年,我國光伏累計裝機量、 新增裝機量、多晶矽産量、光伏組件産量,已分别連續 6 年、8 年、10 年、14 年 位居全球首位。根據國家能源局數據,2014-2021 年我國累計裝機從 28.05GW 增 長至 306.56GW,2021 年新增光伏裝機 54.88GW,同比增長約 14%,為曆年以來 投産最多,其中,光伏電站 25.6GW、分布式光伏 29.28GW,2021 年新增分布式 光伏同比增長約 89%。從國内新增裝機中集中式和分布式裝機占比來看,分布式 裝機發展迅速,2021 年新增光伏裝機中,分布式裝機曆年來第一次超越集中式 裝機,從 2013 年 6.19%增長至 2021 年的 53.35%。同時,BIPV 主要成本組成包 括組件、電纜、工程、支架、逆變器、彙流箱等,光伏組件、電池片、矽片等價 格近年來呈大幅下降趨勢,2021 年由于光伏行業快速發展,導緻各供應鍊環節 産能與市場不匹配,因而多晶矽價格上漲較大,但總體來看,光伏原材料價格下 行已是長期趨勢。在 BIPV 作為分布式光伏裝機的重要實現形式,有望受益于分 布式光伏迅猛發展勢頭釋放巨大潛力,迎來快速放量期。此時一方面,企業是否有足夠的産能供給,能夠在短時間内提供大量高質量的 BIPV 産品;另一方面, 企業是否擁有通暢的銷售渠道,成為搶占市場份額的核心因素之一。
中長期來看,光伏組件成本和技術将成為主要競争壁壘。一方面,電池技術升 級及組件成本下降是 BIPV 得以大規模應用的基礎條件;另一方面,擁有低成本 優勢的 BIPV 解決方案将擁有更多的市場份額。光伏電池技術不斷發展,黑矽多 晶、PERC 黑矽多晶、PERC 單晶等電池量産平均轉換效率持續提升,2021 年晶 矽電池實驗室效率打破記錄 11 次,為 BIPV 應用積累了堅實的技術基礎,擁有更 高效發電電池技術的企業将實現 BIPV 産品更高的投資回報。同時,投資回報中 成本作為分母項,也是重要影響因素,擁有更低成本的 BIPV 産品将更容易獲得 高市場份額。(報告來源:未來智庫)
3、BIPV 行業發展趨勢:“建築+光伏”企業強強聯合已成行業趨勢
我們認為 BIPV 行業短期壁壘主要體現在産能和渠道兩個環節。一方面,行業有 望快速放量的背景下,擁有更大産能供給的光伏企業将擁有更低的成本優勢和足 夠的 BIPV 組件供貨能力。另一方面,BIPV是光伏建築一體化,落腳點在建築, 由企業主或第三方投資商通過建築設計尋求合理的 BIPV 解決方案,因此建築企 業是 BIPV 重要的銷售渠道,光伏企業所掌握的渠道資源構成一定壁壘。
“建築+光伏”企業強強聯合布局 BIPV,優勢互補,搶占市場先機。光伏企業核 心競争力在于 BIPV 産品開發,建材、施工層面缺乏經驗,項目資源有限。光伏 企業在上遊産品開發環節,已有一定成果,産品生産、供應能力已具規模,但我 們認為,其過去以來發展速度有限,一方面是産品集成安裝環節,光伏企業缺少 專業的建築資質、建築研發設計和施工管理能力,短期内難以獨立進入建築市場 承擔 BIPV 工程施工;另一方面,建築企業手中有一定的工商業廠房、政府投資 平台等業務資源,是 BIPV 對接落地的重要環節。建築企業項目資源、施工經驗 豐富,但 BIPV 産品開發技術壁壘高,難以快速進入賽道。建築企業,如森特、 東南網架等,在圍護施工、鋼結構施工領域,深耕多年,積累了豐富的施工經驗;完成的既有工商業産生數量龐大,資源豐富,與各地政府、企事業單位等業主建 立了長久的合作關系,無論在施工經驗,還是項目資源,相比光伏企業都擁有較 大優勢。但建築企業開展 BIPV 項目的難點在于,BIPV 産品開發具有一定的技術 壁壘,光伏企業産品已經日漸成熟,施工單位在光伏組件生産等環節,缺乏相應 的資源,若單獨開發,研發投資成本大,且難以開發出具有競争力的産品。
(廣告位)
我們認為,森特股份、宏潤建設、東南網架等建築企業通過股權合作或戰略投 資,與光伏企業深度綁定合作,才能發揮出“聚變”效應,帶動合作雙方效率提 升、業績增長,在 BIPV 行業快速放量背景下,實現産品快速放量,搶占市場先 機。
森特、隆基深度合作,加速 BIPV 行業整合升級。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 人劉愛森先生及其控制的士興盛亞以及公司原持股 5%以上股東華永投資于 2021 年 3 月 4 日與隆基股份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并于 2021 年 4 月 21 日 完成過戶登記手續,隆基股份持股比例為 24.74%,成為森特股份第二大股東。隆基入股森特開創業内“光伏+建築”強強聯合之先河,有望增強産業協同, 改善商業模式,實現雙方共赢,加速行業整合升級。在此引領下,預計未來 産業間協同和整合将成大趨勢,行業将趨于規範和成熟。
宏潤建設與杉杉股份合作,快速切入光伏建築一體化賽道。宏潤建設與甯波 杉杉股份有限公司于 2022 年 1 月 13 日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杉杉股份 拟轉讓控股子公司甯波尤利卡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給宏潤建設,并成 為宏潤建設戰略合作股東。宏潤建設拟通過此次戰略合作擴大其在光伏等新能源領域的布局,在光伏建築一體化、光伏整縣、綠電資産投資運營、能源 管理、儲能等業務上進行拓展。
東南網架收購福特斯旗下“浙江福斯特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51%股權,實現 公司“EPC+BIPV”的戰略轉型。公司 2021 年 4 月 26 日公告拟與福斯特簽訂 《合作意向書》,以現金方式收購福斯特旗下“浙江福斯特新能源開發有限公 司”51%股權,意圖打造綠色建築光伏一體化領先企業,實現公司 “EPC+BIPV”的戰略轉型。本次合作以東南網架在綠色建築行業和福斯特在 光伏行業優勢為基礎,利用雙方優勢資源,拟共同投資,做大、做強光伏發 電相關業務。未來雙方将以目标公司為主體開展光伏發電相關業務。雙方未 來合作領域包括:(1)投資、建設新建和既有建築光伏發電一體化項目。(2) 申辦碳交易、電力交易等資質,并參與交易。(3)拟新設全資子公司對光伏 建築一體化、碳中和建築、綜合能源管理服務系統等進行研究開發。
4、對于 BIPV 闆塊的觀點:類比于 2020 年裝配式建築的闆塊性機會
4.1、與 2020 年裝配式建築類似的闆塊性機會
我們認為當前 BIPV 闆塊行情有望類比于 2020 年裝配式建築,主要有以下 3 個 相似點。
相似點 1:均是行業滲透率快速提升的過程,BIPV 的滲透率起點更低、提 升幅度的預期更大。
2020 年 BIPV 新增裝機容量僅 709mw,占 2020 年新增分布式光伏裝機容量的比 例僅為 4.6%。我們認為“十四五”期間 BIPV 滲透率将持續提升,預計 2025 年 BIPV 裝機規模達 25.13GW,滲透率有望快速提升至 38.7%。類比 2020 年裝配式 建築來看,2020 年裝配式建築占新建建築面積的比例為 16.37%,預計 2025 年将 提升至 30%。因此,我們認為 BIPV 的滲透率起點更低、提升幅度的預期更大。
相似點 2:均有支持政策密集落地。
從裝配式建築來看,2017-2020 年裝配式政策頻出,單年度最高頒布省級以上文 件數量超 260 份。從政策層面來看,早在 2013 年 1 月,國家發改委就聯合住建 部提出推廣預制裝配式混凝土、鋼結構等建築體系,提高建築工業化水平。但直 到 2016 年,國務院先後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幹意 見》和《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築的指導意見》,提出了 10 年時間使裝配式建築 占新建建築比例要達到 30%後,才真正推起了裝配式建築的浪潮。2017年 3月, 住建部頒布《“十三五”裝配式建築行動方案》及配套管理辦法,明确了到 2020 年,全國裝配式建築占新建建築的比例達到15%以上,其中重點推進地區達到20% 以上。2017 年以來,省級以上裝配式建築政策文件頻出,2017-2019 年每年頒布 的政策文件數量分别為 157 份、235 份、261 份,2020 年亦有大量文件落地。
在政策催化下,鋼結構形成闆塊性行情。2020 年 7 月住建部連續發布 3 份重磅裝配式政策文件,7 月單月鋼結構闆塊上漲 23.38%,主要鋼結構企業鴻路鋼構、精 工鋼構、富煌鋼構、杭蕭鋼構、東南網架單月分别實現漲幅 58.28%、50.45%、 24.52%、23.97%、14.29%,而同期滬深 300 漲幅為 12.75%,鋼結構個股均有明 顯的超額收益。因此我們認為重磅政策密集發布是對鋼結構闆塊性行情的重要催 化。當前時間,國家能源局和住建部先後發布政策文件推動 BIPV,地方政府進入 BIPV 政策密集落地期。類比于 2020 年裝配式建築,在政策推動下,BIPV 有望 形成闆塊性行情。
相似點 3:相關标的當年均有訂單或業績兌現。
2020 年裝配式相關個股如鴻路鋼構、精工鋼構等均實現訂單和業績高增長。當 前 BIPV 相關标的如森特股份、宏潤建設、龍元建設等已開始逐步落地 BIPV 項 目的新簽訂單和合作框架協議,森特股份 2022 年 3 月落地“山東重工集團權屬公 司屋面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合同約 8 億元,我們預計後續 BIPV 訂單有望持續 落地,2022 年有望兌現業績。
4.2、重點公司分析
森特股份:深耕中高端金屬圍護,與隆基合作加速布局光伏建築
森特士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深耕于中高端金屬建築圍護系統領域和環保領域二 十載,工程業績累計超過 2500 個,建築面積累計達 20000 萬平方米,是國内第 一家在主闆上市的圍護結構專業公司。公司成立于 2001 年,于 2016 年 11 月登 陸上交所。公司主營業務為研發、生産、銷售綠色、環保、節能新型建材并提供相關工程設計、生産、安裝和售後等一體化服務,主要承接工業、公共、交通各 領域金屬圍護系統工程(屋面系統、牆面系統)和聲屏障系統工程,是行業内為 數不多同時做大工業建築與公共建築兩個市場的企業之一,且根據下遊行業不同 的周期特征,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一體多用”協同發展模式。作為金屬建築圍護 行業的領軍企業,公司 2013 年-2017 年、2018 年-2019 年分别獲“全國金屬圍護系 統行業十強企業”、“全國建築金屬屋(牆)面行業企業綜合競争力十強企業”冠 首。公司客戶覆蓋機械業、電力業、汽車業、食品制造業、物流業等行業,承接 了大量重點的機場(大興國際新機場、深圳機場、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蕭山機場 等)、大部分省會城市鐵路站房(北京朝陽站、雄安高鐵站等)、大量标杆工業園 區項目等,承攬了 2021 年京東倉項目。公司公共建築主要客戶包括各地政府及 中建等央國企,工業建築主要客戶包括吉利、奔馳、京東等知名企業。
受疫情和壞賬計提影響,2020 年及 2021 年歸母淨利潤連續下滑,未來聯合隆基 拓展 BIPV 有望重新步入增長通道。公司 2016-2020 年營業收入從 16.96 億元增 長至 31.53 億元,CAGR 約 16.76%,但同期歸母淨利潤 CAGR 約為-3.09%,主要 由于近年來工程行業競争加劇,疊加原材料和人工成本不斷上漲,2020 年工程 進度進一步受到疫情影響,導緻公司收入确認進度放緩。2021 年公司預計實現 歸母淨利潤 2500 萬元至 3700 萬元,同比預計減少 79.72%至 86.30%,主要系忠 旺集團、華晨金杯等個别客戶發生流動性風險,出現商業承兌延期兌付和資金支 付緩慢等情況,計提較高比例的壞賬損失。
公司實際控制人為劉愛森、李桂茹夫婦,光伏龍頭隆基股份 2021 年通過股權轉 讓成為公司二股東。劉愛森、李桂茹夫婦直接持有本公司 25.10%的股權,通過 北京士興盛亞投資有限公司間接持有公司 10.70%的股權,合計持股 35.80%,為 公司實際控制人。2021 年 3 月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劉愛森等多方合計轉讓 24.28%股權給隆基股份,隆基股份成為第二大股東。目前公司基本完成全産業鍊 的布局,旗下擁有建材、施工、能源、勞務、投資等各類子公司。此外,公司中 高層管理人員和核心技術人員通過受讓股權成為公司股東,使得自身利益與公司的長遠利益緊密相連。
隆基入股森特開創業内“光伏+建築”強強聯合之先河,有望增強産業協同,改善 商業模式,實現雙方共赢,加速行業整合升級。(1)光伏龍頭與建築圍護聯合:隆基股份為全球光伏龍頭,已推出“隆頂”等 BIPV 産品,森特股份系國内金屬建 築圍護行業領軍企業,工程案例豐富,客戶資質優異。隆基入股森特将推進解決 光伏與建築割裂問題,促進雙方業務融合,将森特股份的建築屋頂設計、圍護優 勢,與隆基的 BIPV 産品制造優勢相結合,共同開拓大型公建市場和光伏産品應 用場景,搶占市場份額、發揮規模效應。(2)雙方在産品和渠道上有較多合作空 間:未來模式下隆基專注光伏産品研發制造和技術升級,開發滿足建築性能要求 的 BIPV 産品,更能參與關鍵标準編制和産品檢測認證,森特提供工程技術資質、 客戶渠道,推動産品順利落地和擴大市場份額,二者聯合克服以往痛點。
隆基股份在戶用屋頂分布式光伏領域已發展成為旗艦品牌,2020 年大舉進軍 BIPV 市場并推出“隆頂”産品,業務規模劍指百億。公司不斷探索面向未來的智 能光伏應用場景拓展,2020 年連續推出了“隆錦”、“隆行車 E 站”、“隆易”等多款 針對特定應用場景的“智能光伏+”産品。公司于 2020年 1月獲頒 T V萊茵首張構 件式 BIPV 産品認證證書,7 月正式下線首款裝配式 BIPV 産品“隆頂(LONGi Roof)”,正式進軍光伏建築一體化市場。考慮到森特能提供優質客戶資源,以及專業的建築資質、建築研發設計和施工管 理能力,可以在建築産品研發和方案設計階段就置入 BIPV 産品,确保項目實現 良好收益,這些正是一般光伏企業所欠缺,因此我們認為公司在訂單爆發之餘仍 能保持較好的議價能力和盈利水平。
宏潤建設:“基建+BIPV”雙輪驅動,業績與估值有望迎來雙擊
宏潤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1994 年,2006 年 8 月在深交所上市正式登陸 資本市場,公司主營業務多元化,包括軌道交通、市政工程、公路橋梁、地下空 間及綜合管廊、水務環保、海上工程、房屋建築等工程施工,房地産開發,基礎 設施項目投資建設,太陽能産業,國際教育等,其中軌道交通和市政工程業務為 公司核心業務。公司是國内第一家進行城市軌道交通地下盾構施工的民營企業, 軌道交通工程已進入全國 18 個城市,擁有 40 餘台盾構裝備,累計完成盾構推進 270 公裡,具有行業核心競争力。
近年來公司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平穩增長,2017到 2020年間,營業收入從 81.27億 元增長至 113.17 億元,年化複合增速為 11.67%;歸母淨利潤從 2.72 億元增長至 4.14 億元,年化複合增速為 15.03%,收入及利潤均實現較快增長。公司 ROE 水 平穩定增長,2020 年達到了 12.18%。
宏潤建設與甯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于 2022 年 1 月 13 日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 議》,杉杉股份拟轉讓控股子公司甯波尤利卡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給宏潤 建設,并成為宏潤建設戰略合作股東。宏潤建設拟通過此次戰略合作擴大其在光 伏等新能源領域的布局,在光伏建築一體化、光伏整縣、綠電資産投資運營、能 源管理、儲能等業務上進行拓展。
公司業務呈現“基建+BIPV”雙輪驅動,業績與估值有望迎來雙擊。1)主營業務 基建工程有望受益于 2022 年基建“穩增長”。從宏潤建設 2020 年收入結構來看, 公司 80.4%的收入來自于軌道交通和市政等基建工程施工。近期中央經濟工作、 國常會多次提出提前開展部分基建項目,加快項目進度等,基建投資在 2022 年 經濟“穩增長”中發力的預期不斷強化,預計 2022 年上半年基建投資有望加速, 公司基建業務在 2022 年有望迎來業績和估值的雙重修複。2)BIPV 業務加速落 地有望為公司發展打開增量空間。BIPV 作為實現綠色建築的重要途徑,預計 2025 年市場規模将超過 1000 億元,為公司發展提供的新的增量空間。杉杉股份 業務聚焦锂電和光電業務,公司通過與杉杉股份合作,有望快速切入光伏建築一 體化賽道,并進一步拓展光伏整縣、綠電資産投資運營、能源管理、儲能等業務。BIPV 業務發展有望進一步增厚公司業績,提升估值水平。
龍元建設:民營 PPP 龍頭企業,積極探索光伏領域
公司創立于 1980 年,前身為浙江象山二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983 年底進入上 海建築市場,1995 年 9 月企業改制民營,1998 年更名龍元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 司,2004 年登陸上交所主闆,2014 年加速 PPP 業務市場布局,發展為 PPP 民營 龍頭企業。公司主營業務以民用、工業、市政及各類工程的建築施工安裝為主, 以及包括水泥、鋼結構生産銷售等業務。
協同公司現有資源,積極探索光伏領域。自 2021 年以來,公司全面梳理了在手 投資、建設和運營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項目上可裝置光伏發電的屋頂等資源, 并在部分 PPP 項目的屋頂上布置了分布式光伏發電設施進行實踐。公司内部已組 建專門團隊對接各類合作企業和政府,積極推進在光伏領域發展。公司與光伏領 域的相關公司進行了合作交流,通過結合對方公司光伏産品和和智慧能源解決方 案的研發優勢與龍元集團在裝配式建築體系的研發智造能力,未來可在光伏建築 一體化 BIPV 領域進行深度合作。公司 2021 年 11 月公告與淮南市謝家集區人民 政府簽署光伏新能源投資開發戰略合作協議,與渭南市華州區人民政府簽署屋頂 光伏發電項目投資開發合作協議。預計後續公司 BIPV 具體産品布局将進一步落 地,建議關注公司 BIPV 業務發展。(報告來源:未來智庫)
東南網架:綠色低碳建築領軍企業,加速轉型“EPC+BIPV”
公司為鋼結構頭部企業之一,深耕鋼結構建築領域三十六載、承接過數千項重 大鋼結構項目,系國内唯一的裝配式鋼結構住宅低碳示範基地和首批國家裝配 式建築産業基地。浙江東南網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南網架”或“公司”) 成立于 1984 年,于 2007 年 5 月上市。公司累計完成數千項國家級和省級重大鋼 結構項目,斬獲魯班獎、詹天佑獎、國家優質工程獎等百餘獎項,代表項目包括 國家遊泳中心、北京首都機場、中國天眼、世博會中國館、廣州塔、廣州國際會 展、上海虹橋樞紐中心等。公司系住建部首批建築鋼結構定點企業、中國鋼結構 産業總部及研發基地,2013 年被發改委認定為國内唯一的裝配式鋼結構住宅低 碳技術創新及産業化示範基地,2016 年入選住建部首批國家裝配式建築産業基 地。
公司擁有 BIPV 系統集成的核心技術,具有拓展 BIPV 業務的潛力。公司早于 2012 年即公告了光伏建築系統技術專利,2015 年前已形成了 BIPV 金屬屋面系統 核心技術,目前系公司十大核心技術之一。公司承接了杭州國際博覽中心、亞運 會蕭山區體育中心、溫州高新技術産業園等高端公共和工業建築項目,并已參與 過長城汽車徐水、天津總裝車間,森源電動車,杭州東站,浙江萬豐産業園,海 花島影視基地,上海臨港電氣,珠海中興汽車廠房,京滬高鐵德州東站等多個項 目光伏屋面的建設,參建項目的光伏屋面總面積總計達到 103.75 萬平米。
公司戰略收購福斯特子公司,并合作成立碳中和業務平台,加強與光伏産業融 合。2021 年 4 月公司公告拟以現金方式收購福斯特子公司浙江福斯特新能源開發 有限公司 51%的股權。公司拟通過對标的公司的股權收購,發揮各方的産業協同 作用,打造綠色建築光伏一體化領先企業,實現公司“EPC+BIPV”的戰略轉型。
公司連續簽約整縣推進戰略合作協議,後續 BIPV 業務發展值得期待。公司 2021 年 8 月與杭州市蕭山區衙前鎮人民政府簽訂《光伏發電戰略合作協議》,9 月與杭 州市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簽訂《投資協議書》、與山西運城經濟技術開發 區管理委員會簽訂《投資框架協議》,10 月與天津港保稅區管理委員會簽署《投 資框架協議》,以推進公司分布式光伏發電業務。
精工鋼構:設立分布式光伏 EPC 子公司,加速光伏建築一體化布局
公司于 2022 年 3 月 17 日公告,拟投資設立專業子公司精工綠碳光能科技有限公 司,專門負責分布式光伏的EPC業務。該子公司将成為公司專業提供分布式光伏 電站建設的主體,成為公司為客戶提供綠色低碳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利于進 一步完善公司在綠色建築方面的産業布局。同時,設立專業子公司,也有利于更 好地整合公司在公共建築和工業建築領域多年積累的優質客戶資源、以及在分布式光伏方面的項目建設經驗與技術,并且提升公司在鋼結構主業上的差異化競争 優勢,做大做強主業。公司在光伏建築一體化業務上已試驗多年,并且具有較強 的渠道優勢。
聯系人:朱小姐
手機:13826267498
電話:13076701580
郵箱:tempered-glass@jh-glass.com
地址: 廣東省廣州市白雲區石井街聚源街50号4号棟6樓608房